top of page
Search

高空繩索技術的由來|外牆蜘蛛人作業

  • Writer: 善維 張
    善維 張
  • 3 days ago
  • 3 min read

工業繩索的歷史是一個從傳統到現代,從簡單工具到高度專業化技術的演進過程,其發展深受軍事、運動(攀岩、探洞)以及工業需求推動。


外牆防水 工業繩索
外牆玻璃清潔


以下是工業繩索歷史的幾個主要階段和發展脈絡:

-

1. 繩索的早期應用與起源:

  • 古老時期: 繩索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用於捕獵、建造、運輸等。在台灣,日治時期曾有計畫地種植瓊麻以生產麻繩,用於農產品包裝外銷,在戰後也曾是瓊麻產業的全盛時期,直到石化工業興起,尼龍繩出現才逐漸沒落。

  • 軍事與探險: 繩索在軍事行動和探險活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1900年代,英國地質與理工學會就開始在洞穴探查中使用吊板與繩梯。日本消防領域使用繩索的歷史始於1955年,當時自衛隊員赴美學習美軍突擊兵課程的繩索技術。

  • 登山與洞穴探勘: 現代繩索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攀岩、登山和洞穴探勘活動的影響。這些活動促成了繩索裝備和技術的革新,例如沿繩下降(Rappelling/Abseiling)技術和繩梯的運用。

2. 工業繩索技術的興起:

  • 20世紀中後期工業需求: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和高大建築物、設施的興建(如高樓、橋樑、風力發電機、海上鑽油平台),傳統的鷹架、高空作業車或吊車等方式在高空作業或難以到達的環境中顯得效率低下或成本過高。這促使人們尋找更靈活、安全的解決方案。

  • 近海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推動: 工業繩索技術的早期應用主要是在近海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中,為了解決這些平台的高空維護問題而發展起來。這種需求促成了繩索技術在工業領域的規範化和專業化。

3. 專業組織與標準的建立:

  • 國際工業繩索技術作業協會 (IRATA): 1988年,國際工業繩索技術作業協會 (IRATA - Industrial Rope Access Trade Association) 在英國成立。IRATA 旨在為工業繩索作業制定高標準的安全、質量和工作實踐規範,並提供培訓和認證體系。它很快成為全球公認的工業繩索技術領域的權威組織,其雙繩作業系統(Double Rope Technical, DRT)被廣泛採納,被指定為海上鑽油平台繩索技術的唯一來源。

  • 美國專業繩索技術員協會 (SPRAT): 1990年,美國專業繩索技術員協會 (SPRAT -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Rope Access Technicians) 在美國成立,主要活躍於北美地區,為美國工業繩索技術工作制定標準,推動安全使用。

  • 全球普及與本地化: 隨著IRATA和SPRAT等組織的推廣,工業繩索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普及。各國也開始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相關的技術標準和培訓認證體系。

4. 現代發展與應用:

  • 雙繩技術的普及: 現代工業繩索作業普遍採用雙繩技術,即一條工作繩和一條獨立的安全繩,大大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這也成為國際通行的標準。

  • 多樣化的應用領域: 工業繩索技術的應用範圍已從最初的石油天然氣產業擴展到建築物外牆清潔與修繕、橋樑檢修、風力發電機維護、高塔作業、地質勘探、影視拍攝、救援等廣泛領域。

  • 法規與培訓: 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將繩索作業納入職業安全衛生法規中,並訂定相關安全指引。例如,台灣勞動部於2019年修正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並頒布了工業雙繩索技術操作指引,以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專業培訓和證照制度也日益完善,確保技術人員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總體而言,工業繩索的歷史是人類在高空和難以接近環境中追求效率與安全的過程,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經驗積累和標準化,使其從一種探險或軍事技術,發展成為一門高度專業化、安全且高效的現代工業作業方法。 又稱外牆蜘蛛人作業。

 
 
 
bottom of page